1.土壤物理修復技術
土壤修復方法是指將污染物通過各種物理過程從土壤中分離出來的技術.主要有物理工程措施、玻璃化技術、熱處理等。其中熱處理法是污染物物理化學的主要方法,主要有熱脫附、土壤蒸氣浸提、微波加熱等。
熱脫附技術:熱脫附技術主要是指將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加熱,使之從污染介質中揮發出來,進入氣體處理系統的過程,工藝較為簡單,成本較低。有研究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時間的延長,土壤水分的適中,滲透性的改變,有機污染物的熱脫附性能好;隨著溫度的升高,保溫時間的延長,多環芳烴和汞的脫附效果增強。

2.利用了土壤固液氣相之間的濃度梯度
在氣壓下降的時候將其轉化為氣體污染物的工藝。該技術具有操作性強,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但對低滲透性土壤和分層土壤而言,其效果不能確定.波熱修復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熱修復技術,可有效處理揮發性、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與傳統的熱修復技術相比,波熱修復技術具有能耗低,處理時間短,二次污染風險小,易于控制等優點。
當前,污染土壤修復技術正在向綠色、環保、生物等方向發展,從單一技術向聯合修復、異位到原位修復、純修復本身等方向發展,并在決策支持系統和后評估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并逐步將土壤污染修復與植物生長發育、植物管理相結合。注重對污染治理效果和經濟效益的評價。利用玉米、向日葵、煙草、水稻、動物蚯蚓等植物為主要材料,對修復效果進行評價,并對污染物質進行監測;經濟效益的評價可作為技術篩選和技術推廣決策的依據。未來的土壤修復技術將更加關注環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