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土壤修復是一件造福國家和人民的好事,但土壤污染有很多種,如水污染、空氣污染、固體污染和農業污染。解決方案不同,結果非常慢。在發達國家,進展仍然緩慢。而且我國的土壤修復工作剛剛起步。因此,面對現實,作者的研究團隊提出:“防止再污染,控制現有污染。重點突破,按順序完成修復”。“防止再污染,控制污染”,現在政府積極行動,人民積極配合,土地保衛戰開始了;“重點突破,順序完成恢復”,由于土壤修復技術要求高,工程量大,效果慢,不能全線出擊,但須重點突破,帶動土壤修復整體勝利。那么切入點在哪里呢?

所有酸化和板結土壤的有機碳含量都很低,但隨著有機碳含量的增加,土壤酸化癥狀明顯減輕,作物的抗逆性和生長得到明顯改變。補充碳元素一般是通過有機肥獲得的,但一般的有機肥雖然含有大量的碳元素,但大部分是惰性和不溶性的,有效水溶性有機碳的含量很低,有的甚至不到1%,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分解轉化才能逐漸被利用,因此普通有機肥很難有明顯的肥效,因此急需補充水溶性有機碳含量高的土壤。據研究小組調查,目前我國 水溶性有機碳含量很少,含量為13%。因此,我們應該努力開發高含量的水溶性有機碳肥料,這是解決土壤酸化和板結問題的重中之重。